2021競賽丨交大學子,如此優秀
交大學子可謂“高手如云”。在2021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分析報告中,交大以競賽獲獎831項、總分94.79分,排名全國第四!那么 ,在眾多交大佼佼者中有哪些來自江西的優秀學子呢?又來自于哪些中學呢?跟著交小招,一起來看看吧~
第七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由教育部與政府、各高校共同主辦,目的是以賽促學,培養創新創業生力軍,以賽促教,探索素質教育新途徑,以賽促創,搭建成果轉化新平臺,是我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載體和關鍵平臺,已成長為覆蓋全國所有高校、面向全國大學、影響最大的高校雙創盛會。
2021年第七屆競賽吸引了國內外121個國家和地區、4347所院校的228萬余個項目、956萬余人次報名參賽,賽事規模再創新高。
西安交大在本屆總決賽中獲得金獎8項、銀獎2項、銅獎1項,金獎獲獎數再創歷史新高,僅次于主辦校居全國高校第二位。至此,學校在七屆大賽中累計獲金獎總數達到22項,總排名由全國第四上升至全國高校并列第二位。此外,由學校推薦的國際參賽項目在本屆大賽中實現突破,首次獲得大賽金獎。
第十四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
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為教育部確定的全國十大大學生學科競賽之一,也是全國高校影響力最大的大學生科創競賽之一。競賽倡導大學生深入社會調查,發現國家重大需求,啟發創新思維,將人文素養融合到科學知識技能之中,形成發明專利。
2021年第十四屆競賽吸引了大陸250多所高校、港澳臺以及部分海內外高校,已經形成了“百所高校,千件作品,萬人參賽”的國際性規模。
西安交通大學共8支隊伍入圍決賽,最終獲得特等獎1項,一等獎7項,創新專項獎金獎1項、銀獎1項,自參加該賽事以來首次實現入圍決賽全部隊伍均獲一等獎及以上獎項,并獲得優秀組織獎,為近10年來最好成績。
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CM/ICM)由美國數學及其應用聯合會主辦,是唯一的國際性數學建模競賽,也是世界范圍內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建模競賽。賽題內容涉及經濟、管理、環境、資源、生態、醫學、安全等眾多領域。
2021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吸引了來自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等多個國家與地區的眾多高校的26112支隊伍參加。
西安交大學子獲得大賽Outstanding Winner獎(最高獎)4項、Finalist獎(次高獎)10項、Meritorious Winner獎13項、Honorable Mention獎52項,Outstanding Winner獎獲獎數量居全球第一。同時,榮獲3項冠名獎(COMAP Scholarship Award,Vilfredo Pareto Award,INFORMS Award),冠名獎數量居全球第一。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National Undergraduate Electronics Design Contest)是由教育部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發起的大學生學科競賽之一,并在最新的2021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中位居第6位,是全國電子信息類專業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賽事之一,也是最具含金量與影響力的電子信息類賽事。該競賽的特色是與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通過理論設計和實際制作來全面檢驗和加強參賽學生的理論基礎、實踐創新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創辦于1992年,每年一屆,已成為全國高校規模最大的基礎性學科競賽,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數學建模競賽。2018年,來自全國34個省/市/區(包括香港、澳門和臺灣)及美國和新加坡的1449所院校/校區、42128個隊(本科38573隊、???555隊)、超過12萬名大學生報名參加本項競賽。
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
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由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聯席會物理學科組、全國高校實驗物理教學研究會、中國物理學會物理教學指導委員會聯合主辦,是目前國內挑戰性最強、影響力最大的物理類競賽之一,也是唯一入選2020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的物理類競賽。
2021年第七屆大賽自啟動以來,吸引了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來自全國400多所高校的1587支參賽隊同臺競技。
西安交大推薦的5支參賽隊最終斬獲全國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一等獎獲獎數創新高,實現獲獎類項(命題類、自選類、講課類)全覆蓋,學校榮獲“優秀組織單位”。
第十三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
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為教育部委托主辦的大學生科技活動,納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的“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榜單。旨在服務于教學和育人,是一項為促進高等學校力學基礎課程的改革、提高學生學習基礎力學的興趣的科技活動;也是一項加強高校學生素質教育、培養他們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的賽事;更是一項考驗廣大青年學生課堂力學知識能否靈活運用,發現和選拔后繼創新人才的課外活動。
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分為個人賽和兩個團體賽(理論設計與操作團體賽、基礎力學實驗團體賽)。
西安交大在第十三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個人賽中榮獲一等獎2個、二等獎8個、三等獎36個,在“基礎力學實驗”團體賽中榮獲團體二等獎(全國第四名)。
高校競賽,可謂人才濟濟。交大學子“勇闖難關,收獲滿滿”。那么,西安交大有哪些創新做法呢?
1 創新培養 屢創佳績
西安交大已形成以校級、省級、國家級三級創新訓練項目及重點、一般校院兩級資助的三級學科競賽為載體的分層次、結構化的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組織開展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等20余項競賽項目。
2021年各類競賽中屢獲佳績,特別是:
· 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得金獎8項,金獎獲獎數再創歷史新高;
·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黑科技專項賽獲特等獎2項、一等獎3項,居全國前列;
· RoboMaster 2021 ICRA人工智能挑戰賽·中國賽斬獲全國冠軍;
· 四屆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獲特等獎1項、一等獎7項,近10年最佳。
2 擴大培養 樹立典型
在創新創業學院、實踐教學中心、團委、教務處、研究生院、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服務中心、學生處等職能部門、各相關學院、書院的通力協作下,不斷擴大創新創業教育的普及率和覆蓋面,投身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學生顯著增加,年均立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逾800項,每年超過1萬人次學生和1千人次教師積極參與到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等數十項國家(國際)級高水平創新創業競賽中。
近五年,本科生通過創新創業活動發表論文264篇,授權專利121項。學校累計在“互聯網+”大賽中獲得國家級金獎22項,居全國高校第二位。學生創新創業事跡獲中央電視臺、新華網、環球網、BBC等國內外媒體報道千余次。
李昊軒、王浩沖分別入選全國大學生創業英雄10強、100強,入選數居全國高校首位。楊澤霖、邊旭、陳勉諾等多位交大青年入選2021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
3 多元合作,有效助力
西安交大堅持“起點高、基礎厚、要求嚴、重實踐”的辦學特色,面對新形勢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的需求,著力整合各方資源,積極構建“一個目標、兩個原則、三大任務、四項舉措”的“一二三四”實踐教學和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形成以國省校三級創新訓練項目及學科競賽為載體的分層次、結構化的創新能力培養體系。
深化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國際合作,建立適應實驗實踐教學、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需要的創新育人機制,吸引、整合政府、領軍企業、科研院所、金融投資機構等社會各界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實踐平臺,構建與區域發展相適應的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激發和互惠模式,形成主動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實驗實踐教學和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為助力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提供了有力支撐。